宁夏残联确定9项重点工作全力落实“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”行动
宁夏残联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先行区建设、示范区创建使命任务,围绕助力打好“六个攻坚战”,立足职责确定了9项重点工作,全力以赴落实自治区“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”行动决策部署。
一、开展助残投资扩容工作。全力实施宁夏盲人按摩医院项目(总投资8297万元),确保年底前投入运营。力争盲人按摩医院智能停车楼项目(总投资3600万元)9月底前开工建设,同步做好宁夏盲人按摩医院新增医疗设备(1420万元)资金争取和采购工作。实施好残疾人康复、就业、托养等项目(年度计划投资2.11亿元),带动各市、县(区)投资1亿元以上。有序推进宁夏残疾人文体托养综合服务中心及28个市、县(区)残疾人服务设施项目前期工作,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各项工作。
二、开展暖阳消费助残工作。落实好残疾人低保、两项补贴、社保代缴等惠残政策,实施好残疾人就业增收等项目,拉动消费支出30亿元以上。举办好全国残疾人射击锦标赛、第二届全区残疾人文化艺术节等赛事活动,开展宁夏全域无障碍旅游示范区建设试点,刺激残疾人文化、旅游、体育等消费。筹划举办宁夏科技助残博览会,引导残疾人适配高质量、高科技辅具产品。完成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000户以上,加大智能辅具在家改项目中的应用。
三、开展两新政策扩围工作。利用“一网一号一刊四平台”全媒体宣传矩阵,引导残疾人参与惠民消费、以旧换新等政府补贴活动。主动对接相关厅局,支持残疾人服务机构和残疾人家庭开展教育、医疗、电梯等设备更新和汽车、家电、数码产品、电动自行车等以旧换新消费活动。持续实施好“金融助残”项目,鼓励金融机构推出“分期零首付”“家装贷”等金融产品,降低残疾人消费门槛。
四、开展扶残产业振兴工作。打造50个以上自治区级农村残疾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地,带动1500户残疾人家庭参与“阳光助残共富”计划;创新订单生产、土地流转、股份合作、代工代养等利益联结机制,确保残疾人稳定持续增收。接续实施“一家一年一事”帮扶解困行动,发展庭院经济、炕头经济、民宿经济,促进残疾人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同步增收。
五、开展稳岗赋能护航工作。启动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计划(2025-2027年),新增残疾人就业3000人以上。实施“50×50残疾人创业带头人培育”计划,培育50名创业带头人,辐射带动2500名残疾人就业。广泛开展定岗、订单式、新就业形态培训,完成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5000人次以上。依托职业高等院校创办宁夏特殊教育学院,打开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新局面。实施“邻里照护”项目500户以上,将残疾人家属从居家照护中“解放”出来。打造宁夏残疾人劳务品牌,推动残疾人融入全区劳动力转移大局。
六、开展市场主体培育工作。落实盲人按摩行业扶持政策,促进盲人按摩机构规范化、品牌化、智能化发展。创办残疾妇女“美丽工坊”10个以上,鼓励旅游景点、商业综合体为残疾人文创提供免费或优惠展销空间。完善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、康复托养机构、辅助性就业机构、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培育支持政策,细化分类扶持措施,促进社会主体健康发展。
七、开展社会组织培育工作。成立宁夏助残志愿者协会,建立健全志愿者招募、培训、管理和激励机制,提升助残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。支持宁夏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打造助残活动品牌,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助力残疾人事业。加大残疾人各专门协会培育扶持力度,支持承接政府购买助残服务项目。完善助残社会组织扶持政策,培育发展生活照料、健康服务、社会融入、心理疏导和残疾人互助等助残社会组织。
八、开展财税政策支持工作。落实好残疾人就业企业房产税、水电网费减免、超比例安排就业奖励等支持政策,推动各级政府优先采购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的产品和服务。对通过认定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、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给予一定补助,专项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。落实好残疾人自主创业、个体工商户养老保险、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养老保险补贴等政策,切实减轻市场主体经济负担。
九、开展科技助残赋能工作。推动宁夏“智慧残联”系统(一期)迭代升级,打造覆盖残疾人全人群、全业务、全生命周期的智慧服务平台。全面推行残疾人服务“一件事”集成办理模式,实现“一网通办、一窗受理、一次办结”。大力培育科技助残人才队伍,健全人才培育、引进和激励机制,承担好全区残疾人工作信息化建设任务。